close

從丹布朗的《達文西密碼》、《天使與魔鬼》到10月在台灣發行的《地獄》,

雖然丹布朗的書我並不是所有都看過,但這幾本相同之處都講述了有關藝術品與宗教,

也是深深吸引我的地方。

 

以前上美術課時,老師常常在台上說這是誰又誰的畫,誰和誰和誰又是畫壇三傑,

但其實下了課我幾乎就又忘了,可能與受到時間壓力的台灣教育有關。

內容太多,時間太少,老師永遠在趕課,所以在教學中最吸引人的深入研究反而少之又少,

取而代之的就是學生總是看見豬皮毛,永遠不知道松阪肉到底是哪裡。

 

而有趣的是,丹布朗以藝術家、畫作、宗教為主題(宗教總為西方藝術的主題),

透過他的書寫與想像,把以前覺得很有趣的東西,真的又在更深的地方看了一遍,

當然,也許很多地方是想像,不符史實,

但在讀完研究所後養成的個性,Google是你的好朋友,我這幾天就這樣栽進了《地獄》。

 

《地獄》以但丁的《神曲》為核心,外加波提且利的地獄圖,展開「尋找,你就會發現」的一趟旅程。

其中更描述「現今世界人口已達到70億人,但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最能讓地球永續發展的居住人口是40億,那該怎麼辦?」

以及「發生在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雖是一種毀滅,但卻帶來了再生--文藝復興」,

這種毀滅又再生的想法,是不是該運用在已達70億人口的地球上。

 

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那麼吸引我,今天邁入觀看第三天,我就已經迫不及待想把它啃光了。

中世紀文藝復興+黑死病+過度飽和的地球人口+懸疑,非常適合在最近冷冷的天氣裡躲在被窩。

 

不過,也很建議在閱讀期間,不妨多閱讀有關書中有關的歷史資料,

下次說不定能到書中的百花大教堂走一遭呢!

 

《地獄》 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hWoo 的頭像
    AhWoo

    AhWoo的哀嚎亂叫

    AhW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